CAC2018专题论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自动化专业教育分论坛圆满举行

日期:2018-12-03 10:19
2018年11月30日-12月2日,由中国自动化主办、西安交通大学承办的2018中国自动化大会在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内涵发展、质量提升、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阶段。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为深入贯彻教育部“新工科”建设和“新时代高教40条”的先进理念,夯实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推动自动化类专业教育改革,加快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提高自动化类专业本科及研究生教学质量,切实加强我国学术界及产业界对工程教育的关注和重视,2018年中国自动化大会举办了自动化专业教育分论坛。本论坛邀请西安理工大学刘丁教授、山东教授张承慧教授共同担任论坛主席,并邀请了在工科教育方面经验丰富、理念先进、影响深远、热心奉献的高水平校企专家做圆桌论坛特约报告人,为国内外自动化领域的学者和技术人员提供一个研讨与交流的高端平台。

?

首先由西安理工大学刘丁教授主持圆桌论坛,西安交通大学韩九强教授、山东科技大学周克敏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潘泉教授、天津大学王超教授参与圆桌论坛讨论,各位专家就自动化专业教育海内外现状及区别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第一个为大家带来报告的是东南大学戴先中教授,戴先中教授所作报告题为“知识工作自动化(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下的自动化本科教学”。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推动力的知识(工作)自动化“攻城略地”,引领自动化从工业自动化(或称基础自动化)、信息自动化(或称先进自动化)向知识自动化发展,引领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走向知识社会。自动化本科教学如何适应这“新时代”,戴教授的报告简述了人工智能与知识(工作)自动化的关系;简要论述工业自动化、信息自动化与知识自动化的发展脉络与自动化本科教学的关系;指出自动化本科教学应该迅速将目前工业自动化与信息自动化教学并重的知识课程体系,变革为以信息自动化为主体、以工业自动化和知识自动化为两翼的知识课程体系,这需要自动化教育界和科技界以及自动化产业界的共同努力;在报告的最后,戴教授也给出了专业教育的改革思路。

第二个报告为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王红副教授所作题为“夯实基础,面向未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建设”的报告,报告详细介绍了自动化专业基础课之一的电子学课程的建设改革思路和实践。

随后由西安交通大学张爱民教授带来题为“介绍自动化专业基础课之一的电子学课程的建设改革思路和实践”的报告。张教授的报告指出,为了适应新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科研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的拔尖人才,西安交通大学针对现有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拔尖人才的培养方案、培养模式、以及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主要包括以下三点:1)制定了结合人才特点、培养目标的独立五模式拔尖人才培养方案;2)给出了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的新模式,探索了研究型大学科研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新路子;3)构建了基于“信息控制交叉实践创新平台”的三阶段实践教学体系。

接下来山东大学张承慧教授为大家带来题为“智能时代下自动化类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的报告。报告从自动化工程教育存在的三大突出问题入手,简要介绍了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自2009年以来在自动化专业多元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成果。主要包括:(1)革新思想,提出并实施“四纵三横”培养体系,实现多元化个性化人才培养;推行“知识-能力-人格”教书育人一体化,使学生学养兼修;(2)重构五层课程体系:前言经典结合、厚基深融、学科交叉;(3)改革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4)把本科建在优势学科平台上,健全教学-实践-创新-文化学养多层次一体化实践体系,构建基础-系统-综合三层科技创新体系;(5)师资再造与科研驱动融合创新;(6)健全管理保障体系等内容。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科学研究是大学的重要使命。东南大学宋爱国教授为大家带来题为“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报告。报告主要介绍了东南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将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科研促进本科教学方面所开展的教学改革与探索工作。以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为核心建设本科教学团队,将科研资源不断转化为本科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科研成果,建设了一批高质量的课程资源;依托学科优势,构建了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多层次、开放性的实践教学平台;建立了促进教师的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学生的学习与研究有机结合的管理保障机制;创建了将科研要素融入本科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学习与研究一体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矿业大学马小平教授为大家带来题为“融合人工智能的自动化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的报告。随着智能制造业的发展,社会各领域对智能自动化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传统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已难以满足智能时代的需求。中国矿业大学自动化专业结合“新工科”的特点,突出“以学生为本”,构建智能与自动化相融合、理论与工程实践相融合、尊重学生特长个性、凸现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分类培养,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解决社会对智能自动化人才的需求问题。

最后由辽宁工业大学白锐教授作题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四融合”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报告。以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三个能力”为核心,辽宁工业大学经过13年的系统研究与实践,研究和构筑了适合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四融合”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即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与人才培养主要教学环节深度融合、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与企业深度融合、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与创业孵化深度融合、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与教师队伍建设深度融合,并建立与“四融合”培养模式相配套的质量标准和制度保障体系。系统的解决了地方高校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与人才培养过程、创新实践平台、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融合不深、人才培养效果不显著等一系列问题。

据悉,2018中国自动化大会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承办,围绕自动化创造智慧社会, 2天的日程汇集7个大会主旨报告、200余个专题特邀报告、180余个会议论文报告以及800余篇张贴论文;围绕自动化未来发展,设有1个大会圆桌论坛和2个专题圆桌论坛。来自海内外自动化、先进制造、信息技术、及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的13位院士,200余位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自动化、信息与智能领域等专家学者们欢聚一堂。

 

学会秘书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