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A YeS】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菁英系列活动(东北地区)“双碳背景下能源互联网发展与挑战”论坛 将于2月21日召开

日期:2022-02-18 10:07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及中国自动化学会六十华诞,中国自动化学会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握大势、抢占先机,设立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菁英系列活动(CAA Youth e-Summit,简称CAA YeS)。

 

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中国自动化学会能源互联网专业委员会承办的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菁英系列活动(东北地区)——双碳背景下能源互联网发展与挑战将于2022年2月21日14:00-16:50以线上形式召开。



会议日程安排

召集人:东北大学 马大中教授,王睿博士,孙秋野教授

14:00-14:10

开场主持 

东北大学 马大中 教授 

14:10-16:30

专题报告 

专题报告一 冬奥竞赛场馆全生命周期信息技术应用及相关研究成果(14:10-14:30) 

沈阳建筑大学 郭喜峰 教授

 

专题报告二 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关键技术及展望(14:30-14:50) 

哈尔滨工业大学 姚友素 副教授

 

专题报告三 微电网模型构建及其稳定性分析与致稳控制策略(14:50-15:10) 

东北大学 王睿 博士

 

专题报告四 基于侵入式/非侵入式监测的综合能源系统建模方法研究(15:10-15:30) 

国家电网辽宁省经研院 胡旌伟 博士

 

专题报告五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策略研究(15:30-15:50) 

国家电网沈阳供电公司 关天一 工程师

 

专题报告六 新一代智能电能表检测技术(15:50-16:10) 

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 陈月 工程师

 

专题报告七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16:10-16:30) 

国家电网辽宁省电科院 孙茜 工程师 

 

专题报告八 锂离子蓄电池在轨道交通车辆上的应用16:30-16:50)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孙士杰 工程师

 

会议总结 

腾讯会议ID 722-893-082 会议密码 123456


报告人简介

沈阳建筑大学 郭喜峰 教授

 

专家简介:郭喜峰,博士,教授,沈阳建筑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能源互联网专委会委员,IEEE PES风电/光伏技术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建筑能源管控,储能及BIPV高效利用,区域能源优化等方向的研究。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项,教育部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重点项目1项,住建部科技项目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辽宁省教育厅科学计划项目4项,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主编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一部,专著三部。

报告题目:冬奥竞赛场馆全生命周期信息技术应用及相关研究成果

报告摘要:为了响应2022北京冬奥会“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理念和三亿人上冰雪的号召,针对冬奥竞赛场馆全生命周期运维中信息技术有效应用的问题,结合北京赛区国家速滑馆能源管理系统,延庆赛区雪车雪橇和高山滑雪出发区建筑健康监测系统,对其项目背景,工程难点,方法应用,技术落地等相关内容进行介绍;并将团队在建筑能源领域的项目及成果做以简单汇报。

 

哈尔滨工业大学 姚友素 副教授

 

专家简介:姚友素,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无线电能传输、电力电子变换器电力线载波通信等技术研究,主持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5项,参与中央军委科技委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企业横向合作项目10余项。近5年发表SCI检索文章20余篇,EI检索文章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8项,已授权11项。曾获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2018年度优秀论文一等奖、哈尔滨工业大学青年科技新星奖等多项奖励和荣誉,担任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SCI期刊IEEE TIA客座编委、ICEMS 2019和IPEMC 2020等国际会议session chair,受邀在ECCE Asia 2021和ECON 2021做tutorial。

报告题目: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关键技术及展望

报告摘要: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具有电气隔离、灵活方便、安全可靠、维护需求低、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有望应用于航空航天、深海深地、电气化交通、新能源、消费电子等众多领域,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14年度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发明之一。本报告首先介绍有线供电的问题、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优势及应用领域,对比分析五种典型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优缺点,阐明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存在问题,然后分别介绍报告人在补偿拓扑、耦合机构和能信同传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后,展望了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未来发展以及报告人将来拟开展的研究。

 

东北大学 王睿 博士

 

专家简介:王睿,博士,东北大学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微电网动态特性分析与协同致稳控制及其装置研发。近五年,发表SCI检索论文超40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IEEE Transactions长文10篇,1篇ESI热点和4篇ESI高被引,SCI他引超250次。第一作者发表《中国科学》等国内高水平期刊7篇。第一作者获得IEEE Transactions on Energy Conversion最佳论文奖、会议最佳论文奖和优秀报告特等奖。专著《信息能源系统》入选“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图书出版专项规划。兼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期刊《Wireless Power Transfer》编委和《Frontiers in Energy Research》特约主编。受理/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研发装置入选2021年“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获2020年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19年全国发明展金奖等。

报告题目:微电网模型构建及其稳定性分析与致稳控制策略

报告摘要: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使得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必然选择。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已经致使全球范围内频发低频振荡或次/超同步振荡等宽频振荡现象,如美国德州(2009年)、中国河北沽源(2011 年)、 中国哈密(2015 年)等地区出现大规模停电现象,仅河北沽源低频振荡事件就引起上千台风机脱网,功率从200多兆瓦降至不足80兆瓦。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院士明确指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装备是新一代电力系统的主要技术特征,由此产生的宽频振荡现象的机理分析与抑制技术是未来电力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报告总结归纳了系统宽频振荡的影响因素,分别从稳定性判别,参数稳定区域辨识和主动致稳控制角度出发,实现系统的稳定运行,最后,展望了双高电力系统稳定控制技术的未来发展以及报告人将来拟开展的研究。

 

国家电网辽宁省经研院 胡旌伟 博士

 

专家简介:胡旌伟,国网辽宁经研院工程师,博士,发表和被录用学术论文15篇,其中3篇论文被SCI收录或录用,10篇被EI收录;申请发明专利7项;曾获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科协优秀论文奖、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等7项奖励。主要研究方向为综合能源系统、机器学习、系统建模、电力市场与博弈论等。

报告题目:基于侵入式/非侵入式监测的综合能源系统建模方法研究

报告摘要: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能源系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随着冷热电联产技术、电转热技术、电转气技术在分布式能源终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各能源网络间从生产、传输到消费的耦合和互动日益增强,逐渐形成了以终端多能协同和能源综合梯级利用为核心的综合能源系统。由于综合能源系统各能源网络特征机理、时间尺度、运行方式均不相同,对由多种形式能源网络融合而成的综合能源系统进行建模存在诸多难点,极大程度阻碍了综合能源系统在终端用能领域的发展推进。对此,报告人从侵入式/非侵入式监测两个角度逐层递进地对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展开研究,力求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控制等研究方向提供一个通用普适的基础模型。

 

国家电网沈阳供电公司 关天一 工程师

 

专家简介:关天一,工学博士,就职于国网沈阳供电公司,现从事配电运检相关工作。

报告题目: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策略研究

报告摘要:提出一种新型MMC稳态控制策略,与传统PI控制相比提高了MMC的响应速度和鲁棒性;提出一种新型暂态控制策略,可以同时抑制有功和无功的二倍频波动并保证阀侧电流无畸变且该方法的控制响应速度和鲁棒性较强;提出一种综合下垂控制,可以同时兼顾各站的实时功率裕度以及系统的经济性。

 

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 陈月 工程师

 

专家简介:陈月,中共党员,工学硕士,现就职于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电能表、充电桩等设备的检测技术及检测装置开发。

报告题目:新一代智能电能表检测技术

报告摘要:介绍智能电能表标准的演变过程,分析新国标GB/T 17215-2021的主要特点及与旧版本国标GB/T17215-2006系列标准的区别。介绍主要检测试验的试验流程要求及相关设备。

 

国家电网辽宁省电科院 孙茜 工程师

 

专家简介:孙茜,工学硕士,现就职于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2021年获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与验证。

报告题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报告摘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实施、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本次报告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研究现状,与GPS等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异同点。报告着重突出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典型应用,从运检、安质和营销三个专业内的典型业务出发,探索“北斗+电力”融合应用新模式。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孙士杰 工程师

 

专家简介:孙士杰,工学硕士,目前就职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国家轨道客车工程研究中心电气研发部蓄电池小组组长,发表学术论文3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参编团体标准和中车标准3篇,赠获中国科协第二届全国企业创新方法大赛全国三等奖,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奖。主要从事轨道交通车辆车载供电系统和储能系统的设计工作。

报告题目:锂离子蓄电池在轨道交通车辆上的应用

报告摘要:目前轨道交通车辆备用电池大量采用铅酸蓄电池和镍镉蓄电池、少量采用镍氢蓄电池和锂离子蓄电池等绿色环保电池。锂离子蓄电池近年来以绿色环保、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和较少的维护成本等优势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异军突起,但是在轨道交通车辆上的应用发展相对较慢,主要是源于轨道交通机车车辆在安全性、环境适应性、寿命等方面,对锂离子蓄电池的要求都更为严格。本报告在锂电池安全性、环境适用性、可靠性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